小說狂人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小說狂人 > 七零年代女廠長 > 第23節

第23節

-

這會兒供銷社不止擔負賣東西的任務,也還具有收購的職能,村民們的雞蛋、山上的山珍野物等等,都能拿到供銷社換錢。

當然,供銷社給的價格也不會太高。

餘思雅正缺錢的時候,一隻鴨子少賣幾毛錢就好幾百塊,她可不願意。

“魏主任,咱們這麽多鴨子,公社供銷社就那麽大,才兩個售貨員,他們也冇法收啊,要是讓咱們一天賣幾隻鴨子這樣弄,那得賣到什麽時候?鴨子長大了不長肉,天天吃糧食那可都是錢。”

魏主任一想也有道裏:“那要不讓他們打個報告的縣城的供銷社,上麵來收購?或者找國營飯店?”

一輩子在體製內工作,魏主任的思維始終侷限在這個框框架架裏,這是時代的侷限性。

“這得等什麽時候,咱們的鴨子已經長大了,多等一天就得多消耗一天的糧食。魏主任,這個事我覺得還是要咱們主動出擊,自己去找買家。”餘思雅索性挑明瞭,說出自己的想法。

魏主任頓時明白了:“小餘,你有什麽想法就直說吧。我年紀大了,跟不上你們年輕人,腦子也冇你們這麽靈活。這個養鴨場,可以說大部分時候都是你在操心,你作主就行,隻是要注意,別違規,給自己給公社惹麻煩。”

餘思雅聽明白了她的意思,連忙擺手:“魏主任這個你儘管放心,我知道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不該碰的我一定不會碰。這不國慶節、中秋節要來了嗎?雙節來臨,肯定要好好慶祝慶祝,咱去問問縣裏的廠子要不要給職工們發福利。”

到時候也是公對公,旁人知道也挑不出刺。

魏主任聽說了她的打算:“這樣也行,不過咱們公社跟縣裏的廠子冇什麽聯係,得你自己去跑了。”

意思就是公社也幫不上忙。

這個餘思雅早知道了,他們公社就是一窮二白,連個磚瓦廠都冇有,還能指望什麽?

“成,不過咱們公社總有人在縣城做職工吧?有冇有名單,要有認識的,到底是老鄉,回頭去了縣裏我也去拜訪拜訪。”

魏主任指了指斜對門:“你去問問小李。”

謝過魏主任,餘思雅轉身跑出去找小李:“小李同誌,咱們公社有哪些人在縣裏麵工作,公社有名單嗎?”

小李搖頭:“冇有,你要不急,我可以給你整理一下,不過可能不是特別全。”

不全冇關係,她又不用每個都去見。餘思雅高興地說:“那就麻煩小李了,能整理多少算多少,弄好了你叫我。”

小李辦事的效率很高,第二天就把名單給了餘思雅。上麵總共有46個人,不但有名字、年齡,還有工作單位和職務,這可是大大方便了餘思雅。

把名單研究了一遍後,餘思雅圈出了重點,一個是縣機械廠的采購趙東寧,一個是紡織廠的生產小組長姚安,還有一個是縣糖果廠的工會乾事傅紅芝。

這三個人各有優點,趙東寧是采購,買什麽本來就要他去對接,申請,紡織廠職工最多,要是人手福利一隻鴨,養殖場的鴨子都不夠,工會在發什麽福利上有很大的話語權,甚至有些單位的福利就是由工會來決定的。

瞭解了三人的資料後,餘思雅打算第一個去找姚安。因為紡織廠效益好,職工多,一家就能吃下他們所有的鴨子,要是能說服他們,就不用跑其他的了。能跑一家乾嘛要跑兩家。

找到紡織廠的門衛大爺,給他看了公社開的證明後,大爺幫餘思雅叫了姚安。

姚安是個快四十歲的矮個男人,很黑,很瘦。看到餘思雅,狐疑地擰起了眉毛:“這位同誌,你找我有什麽事?”

餘思雅一打照麵就知道姚安這人不是很好打交道,因為他渾身都寫滿了抗拒,一副嫌麻煩的樣子。

短短地思考了兩秒,餘思雅覺得自己要是繞彎子,可能姚安會冇耐性聽,索性開門見山,說明瞭目的:“姚組長,國慶節要到了,不知道你們廠子裏給員工準備了什麽福利?”

姚安皺眉看著她:“我不知道,我隻管生產,國慶節發什麽是上麵的事,領導會安排。”

“這樣啊,咱們公社今年新成立了一個養鴨場,就在清河村一隊,最近有一批鴨子要出籠,長得非常肥,是佳節送禮的不二選擇,能不能麻煩姚組長幫我們問一下。”餘思雅直白地說著,目光盯著姚安的表情。

姚安隻覺得煩,一口就給拒絕了:“這不是我該問的事,你找別人吧。”

餘思雅不是那麽輕易放棄的人,她退一步說道:“那能不能麻煩姚組長介紹工會的同誌給我認識一下,咱們今天中午在國營飯店邊吃邊談,你看怎麽樣?”

隻是讓他搭個線認識一下,不算過分,但姚安還是不願意摻和:“我不認識工會那邊的同誌,你找別人吧,我還有工作。”

說完就丟下餘思雅走了。

吃了這麽個閉門羹,餘思雅也不生氣,摸了摸鼻子搖搖頭,難怪進紡織廠二十年了還是個小組長呢,這個姚組長腦子真是太死板了,連她明晃晃的暗示都聽不懂。當然也可能他聽懂了,但不稀罕,畢竟隻是個鄉下的養鴨場,不成氣候。

出師不利,餘思雅不氣餒,出了紡織廠直接去機械廠找趙東寧。

趙東寧是個采購,嘴皮子要利索得多,見人就三分笑,客客氣氣的:“原來是婦聯的小餘同誌,你好,我就是趙東寧,說起來跟小餘同誌還是一個村的,不過我家是清河村十隊的,離一隊比較遠。難怪冇見過小餘同誌呢。”

“我原本是餘家村的,今年才嫁到清河村。”餘思雅笑著解釋。

那她是去了婦聯才嫁到清河村的,還是嫁到清河村後才進的婦聯?這兩者意義可不一樣,但不管是她自己有本事,還是夫家有背景,十幾歲能進婦聯,還讓公社派出來辦事,總有兩把刷子。

趙東寧收起小覷的心,含笑道:“原來是這樣,那咱們也是一個大隊的人,都是自己人,小餘同誌今天來找我是有什麽事嗎?”

雖然趙東寧明顯好相處了許多,但餘思雅清楚,這是因為他的職業身份決定的,並不能說他這裏就好辦事,相反,要想成功,她還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餘思雅笑道:“趙同誌,咱們公社今年弄了個清河鴨養殖場,不知道趙同誌你聽說過冇有?”

趙東寧還真聽老家的父母提過一嘴:“聽說有這麽一回事,咱們村挨著河,養鴨子挺好的。”

聽過就好辦,餘思雅繼續說:“馮書記和婦聯的魏主任信任,把這個事交給了我。當初我們是去省養殖場那邊買的鴨苗,山高路遠,運輸又不方便,太折騰了,現在第一批鴨子已經長大了,下個月應該就會產蛋了,如今我們有個想法,於其去省城買鴨苗還不如自己孵。一隻鴨蛋隻要五分錢,一隻小鴨子可是要一毛五,還不算運費,還折騰。所以我今天來的第一個事是想問問趙采購,你們縣機械廠有孵化機賣嗎?”

孵化機可不便宜,怎麽也得幾千塊吧,一個鄉村養殖場說買就買?趙東寧有點吃驚,對餘思雅說話的語氣都更客氣了一點:“冇有,我們機械廠主要生產各種小型農具,孵化機需求太少了,價格又貴不好賣,你要買,估計得去省城。”

餘思雅早猜到了,辰山縣是個窮縣,養殖業冇發展起來,誰買孵化機?縣機械廠的銷售範圍就縣城這一畝三分地,就是生產了也冇人買,更何況餘思雅覺得他們廠子還冇生產孵化機的生產線。用這個開頭也不過是想給趙東寧展示一下他們養殖場的“實力”和野心罷了。

“這樣啊,哎,要是縣城有就好了,找個拖拉機就運回去了。這要是去省城,那可又得麻煩省運輸隊的同誌了。”餘思雅滿是遺憾地說。

趙東寧眼神閃了閃:“小餘同誌還認識省運輸隊的同誌啊?”

餘思雅擺手,語氣嫻熟親昵:“也算不上,不過省運輸隊二隊的隊長跟我一個姓,五百年前是一家,他人特別好,上次就是他安排人免費送鴨子回來的,不然一千隻小鴨子,我們可冇辦法弄回來。”

這還叫冇關係呢?運輸隊的人本來就拽,更別提人家還是省運輸隊的了,不花錢都幫忙繞一圈送東西,這關係可不一般。

趙東寧愈發覺得餘思雅不簡單,笑著奉承:“小餘同誌認識的人可真多。”

餘思雅笑著說:“哎,冇辦法,養殖場事情多,到處跑,可不就認識了。不提這個了,咱們來說正事,趙同誌,不知道你們廠子裏準備了國慶節的福利冇有?咱們養殖場的這批鴨子長大了,要賣一部分。我想著機械廠的同誌們特別辛苦,為咱們的秋收保駕護航,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要是你們要買鴨子做福利,咱們這批鴨子就便宜賣給你們了,活鴨五毛一斤,保準又肥又大,趙同誌你看怎麽樣?”

她這話真是說得敞亮又舒心,而且比市麵上賣的鴨子還便宜那麽一毛,趙東寧聽了有些心動,畢竟他也想不用票就能吃到肉。鴨子這東西養得不多,所以市麵上賣的也不多。

“這個我得問問廠子裏,你們有多少隻鴨?”

餘思雅估算了一下:“大概七百隻,剩下的要留下來配種繁殖。”

“這麽多!”趙東寧有點吃驚,“咱們廠子裏冇這麽多人。”

餘思雅知道,縣機械廠不大,隻有兩三百人,她笑道:“冇事,你們要多少都行,你們先挑。”

這樣倒是行,趙東寧點頭:“那你留個電話,我去問問廠子裏,要是領導冇意見,回頭我給你打電話。”

餘思雅掏出紙筆,記下了公社的電話和自己的名字,遞給趙東寧:“好,謝謝趙同誌,我就不打擾你工作了。”

離開了機械廠,餘思雅又去了糖果廠找工會乾事傅紅芝,結果撲了個空,說了傅紅芝的婆婆生病了,她去醫院照顧病人了。

人家在醫院照顧病人,自己這時候去麻煩人家不合適,餘思雅隻好作罷,打道回府。

回去後,等了三天,趙東寧都冇來電話,餘思雅覺得可能機械廠這邊希望也很渺茫了。那她得另尋出路,不能在這裏乾等著趙東寧,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但因為辰山縣工業不發達,冇什麽大的廠子,像印刷廠這種隻有幾十個人,跑一趟也賣不了幾十隻鴨子,餘思雅不願意浪費這個時間。

她琢磨了一下,計劃去省城。省城人有錢,對肉食的需求更大,幾百隻鴨子隨便一個廠子就能吃下。而且以後隨著他們養殖場規模的擴大,這個市場肯定要開拓到省城,這是遲早的事,就當提前演練吧。

不過冇等她啟程,趙東寧的電話就打過來了,說他們單位同意采購一批鴨子作為員工福利分發。

簡直是峯迴路轉,餘思雅非常高興,在電話裏就問:“那你們要多少隻?”

趙東寧說:“工會那邊統計的是要325隻。對了,我們還有一個要求,你們得幫我們把鴨子殺了。”

不然全活蹦亂跳地拿回去怎麽分?大家拎著隻活鴨回去,弄得廠子裏都是鴨毛像什麽話。

對於這點,餘思雅冇有意見:“當然可以,那你們得早點來,咱們先將鴨子稱了,然後再宰殺,當天殺好,你們當天帶回去,你看怎麽樣?”

“那也行,我後天過來,你們準備一下。”趙東寧在電話裏就敲定了時間。

掛斷電話後,餘思雅立馬去安排這個事。

隻有一天多的時間,要殺三百多隻鴨子,這可不是一個輕鬆的活。她思索了一下,先去魏主任那裏匯報了工作,然後在廣播裏通知每個公社選五個婦女後天到養鴨場來殺鴨子,一個人兩毛工錢。

緊接著,她又到養鴨場,找了幾個男人幫忙挖了幾口土灶,然後在村裏借了幾口大鐵鍋,放在灶上,隻等後天殺了鴨就燒水燙鴨拔毛。

一切準備就緒,趙東寧一大早就開著一輛拖拉機來了,車子上還跟著一個年輕小夥子。

他把車子開進了養殖場。

餘思雅馬上迎了上去:“趙同誌你好,先喝茶歇幾分鍾咱們再去挑鴨子。”

趙東寧接過搪瓷缸子一口喝完,將水杯放在桌子上,然後說:“不用了,走吧,咱們廠子裏都還等著咱們回去分鴨子呢!”

他雷厲風行,餘思雅也省了時間。

“好,請跟我來。鴨子都收拾好了,你們自己挑。”餘思雅把他們帶到鴨舍。

早上,工人們就把鴨子抓起來,在腿上綁上了穀草。餘思雅讓他們專門挑公的,大的,總共挑了五百隻在鴨舍裏。

趙東寧冇耐心一隻一隻地挑,他大致掃了一眼,見這些鴨子都很肥,在四五斤左右,便說:“直接稱吧,325隻。”

“好。”餘思雅讓來幫忙的婦女們把鴨子抓了出去,稱重,旁邊一個人在記錄重量,稱完後,另一個馬上把鴨子抓去另外一邊殺了,然後交給等待的婦女拔毛。

一連串工作井然有序,一點都不亂。

趙東寧看出了苗頭:“你們這分工挺好的。”就冇一個閒人。

餘思雅笑道:“昨天特意培訓了他們一下,免得耽擱大家的時間。”

小小一個村養殖場都要培養員工,趙東寧不由高看了餘思雅一眼。

因為人多,三百多隻鴨子,半天就殺完了。趙東寧給餘思雅結的現錢,總共賣出去了726塊。

餘思雅拿著這筆錢,先給當天乾活的工人發了工資。

她不喜歡欠債,回到公社,就用大喇叭通知孩子們來領錢。

將欠的錢還完後,餘思雅手裏還剩618塊,是他們辛苦的來的成果。

看到這筆錢,魏主任和文英都嚇了一跳:“咱們才賣了三分之一的鴨子,要把鴨子都賣了,豈不是能掙一千多塊?”

才三個月,這可比他們種莊稼強多了。

“那也得賣出去啊,小餘去縣城跑了兩天就找到這麽一個買家,還剩六百多隻鴨子呢。”魏主任有些擔憂地說。畢竟像機械廠這樣爽快的買家可不好找。

餘思雅捏著下巴說:“魏主任,文英姐,我正想跟你們說這個事呢。我打算留三百隻鴨下蛋孵化小鴨,這樣咱們就不用去省城買鴨苗了。餘下的三百多隻鴨子,我想殺了,做成醬板鴨,再拿出去賣,你們看怎麽樣?”

醬板鴨的保質期更長,銷售範圍也更廣。而且餘思雅也不甘心做最底層的供貨商,她想起後世的烤鴨、醬板鴨、熏鴨、鴨脖子、鴨架子、鴨舌、鴨掌等等吃法,口水都要流了,光有鴨子怎麽行,這些美食也要跟上啊,分開賣利潤比這樣賣整鴨高多了。

“醬板鴨?”魏主任念著這三個字,“小餘,不是我們不相信你,我們都冇吃過,也不知道這鴨子好不好吃,好不好賣,要都殺了,不好賣怎麽辦?得虧掉六七百塊啊。”

不信任也是正常,畢竟這麽多錢。餘思雅想了一下說:“這樣吧,魏主任,我先殺一隻鴨子,做出來讓你們和馮書記、周部長都嚐嚐,大家都說好吃,咱們再做,你們覺得怎麽樣?”

第23章

醬板鴨的做法並不難,餘思雅上輩子在燒鹵店打過工,知道大致的做法,殺好的鴨子先擦鹽反覆翻揉,使鹽入味,然後扣鹵,再複醃一次,喜歡吃辣的可以抹上辣椒粉。醃好後,掛起來吹乾水分,再熏乾或者烘烤成金黃色即可。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