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狂人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小說狂人 > 七零年代女廠長 > 第168節

第168節

-

到了倉庫,他讓保管員拿出鑰匙打開倉庫,然後開燈,指著整齊放置在紙袋中的衣服說道:“都在這裏了,餘總,要看看嗎?”

餘思雅點頭:“我們都還冇見過正品,拿一件打開看看吧。”

丁舜拿起最上麵的那個紙袋,從裏麵取出衣服,打開,展示給餘思雅看。

餘思雅不會做衣服,但她見過不少的衣服,什麽款式、花色的幾乎都能從購物網站、電視、商場和雜誌上看到。

依後世的欣賞眼光來看,目前這羽絨服還是不夠合格,太寬太大了,而且款式非常單一,幾乎談不上設計,跟鄉下人老太太們做的衣服冇什麽區別,以紮實、耐穿這類實用性為主,不怎麽考慮美學。

“這件是女裝嗎?多大碼的?”餘思雅接過衣服問道。

羽絨服廠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生產,丁舜這段時間一直紮根在生產車間,幾乎是看著每件衣服成形的,因而對這些衣服可以說是瞭如指掌。

他一口就回答出來:“對,女裝,m碼的。”

餘思雅側頭問林紅旗:“你穿m碼的吧?”

林紅旗點頭。

餘思雅伸手接過她的包,然後將衣服遞給她:“穿上試試,就這樣穿上,套在你的襯衣外麵就行了。”

林紅旗將羽絨服穿上,這衣服像個直桶,很大,穿在她身上跟小孩子套了大人的衣服一樣,臃腫又滑稽。

餘思雅扭頭看著丁舜若有所思的樣子,又問:“有男裝的嗎?找一件出來,讓楚玉濤同誌試試。衣服好不好看,受不受人喜歡,保不保暖穿上才知道。”

丁舜若有所思,飛快地翻出一件男裝,遞給了楚玉濤。

楚玉濤穿上還是大了一些。不過現在天氣還不算冷,大家穿得比較單薄,等下個月,毛衣穿上後,再套上羽絨服,就不會顯得這麽空了。這效果比林紅旗身上的那件要好不少,但還是看不出這是給年輕人穿的還是給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穿的。

餘思雅又問他們倆:“你們穿上這衣服什麽感覺?”

林紅旗捏了捏衣服,跟棉襖結實的質感完全不一樣:“好熱,站著不動我都開始出汗了,感覺比穿棉襖還暖和。”

楚玉濤的鼻尖上也冒汗了,他也表示穿這衣服太熱了。

餘思雅笑了笑:“那脫下來吧,你們現在覺得熱,是因為現在氣溫還比較高。這個衣服的保暖效果到底怎麽樣,還得等過陣子天氣冷下來才能知道。”

“是這個道理。”丁舜接過摺疊好羽絨服,放回了袋子裏,苦笑著說,“餘總,這衣服做得不好看吧,感覺跟我媽弄的大棉襖冇什麽區別。”

餘思雅不答反問:“如果你在商場中看到這樣一件標價三四十的衣服,你會買嗎?”

丁舜認真思考了一下,摸了摸鼻子,不好昧著良心說自己會買,隻能如實道:“我更喜歡羊毛大衣。”

“是啊,這個價格,可以買更時髦的羊毛大衣了。丁廠長,你自己都不願意買,又怎麽指望別人願意買咱們的羽絨服呢?”餘思雅淡淡地說。

這話說得丁舜一個激靈,臉色煞白,抬頭怔怔地看著餘思雅。

餘思雅倒是冇受什麽打擊,要開創新事業嘛,哪有不走彎路的,咱們這麽大的國家,在建設上不也走過很多的彎路,吃過很多虧嗎?

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冇意識到這點。

餘思雅趁著這個機會,給幾人講了一下營銷的經驗:“我們做生產的,首先要想到一個問題。我們生產出來的產品準備賣給誰?什麽樣的人群?他們有哪些需求?就比如咱們清河鴨大禮包,咱們為什麽要進城,而不是在農村銷售?因為城裏人手裏更有錢,更能消費得起,而且人口密集。”

“同樣,羽絨服的消費群體是哪一類人?這種衣服,一件三四十元,抵得上普通人一個月或大半個月的工資,普通職工要買一件,肯定得下很大的決心,縮衣節食兩個月。如果不是很喜歡,穿出去很有麵子,別人會買嗎?”

“除了這些普通的工人階級,還有乾部,他們手裏更寬裕,可支配的錢更多。他們是咱們的重點目標客戶群體,你們想想,他們平時喜歡穿什麽衣服?冬天上班的時候,他們最常穿的是什麽?大衣、乾部裝,這些衣服更體麵。能夠花這麽多錢,買羽絨服的人,不光是為了保暖,還要追求體麵,傳出去時髦、洋氣,有麵子能帶來精神上的滿足也是很關鍵的因素。你們這衣服質量冇問題,但缺乏設計!”

丁舜豁然開朗:“對啊,我舅舅到了冬天寧願穿他那身都穿了十幾年的舊軍大衣也不願意穿我舅媽做的棉襖。”

棉襖不好嗎?當然不是,隻是現在很多人做得不好看而已,後世五花八門的棉衣在冬季可是個熱銷貨。

“冇錯,咱們招的這些師傅,雖然有經驗,但都是老師傅,觀念比較守舊,也冇有設計的理念。”餘思雅總結道。其實這也不是他們廠子的問題,現在全國大部分的服裝廠都還冇這個概念,所以一旦有什麽新鮮的衣服布料出來,很快都會風靡全國。

餘思雅隻負責指出問題,並不負責解決,不然什麽都她乾了,那還拿廠長來乾什麽?

好在丁舜是個聰明的,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著餘思雅說:“餘總,我想請假去滬市一趟,看看那邊的衣服款式,買一些回來。”

餘思雅點頭:“可以,你自己看著安排就是,也可以看看有冇有服裝方麵的雜誌,同樣可以買些回來,要是能招幾個會設計衣服款式的師傅就更好了。衣服行不行,生產出來,讓人穿上看看,問問自己,你想不想買?這也可以推廣到其他的工廠,想想如果咱們自己生產的產品,自己都不能發自內心地喜歡,那也別指望顧客能買賬了。”

丁舜若有所思,半晌後說道:“餘總,你說得有道理,是我欠考慮。”

“不著急,現在天氣還冇冷下來,你有時間去慢慢改進咱們的產品。”餘思雅安慰他。

丁舜點頭。

羽絨服廠現在規模還不大,剛開工,處於摸索階段,看完衣服,其他也冇什麽看頭了。餘思雅下午還有安排,便提前走了,楚玉濤跟林紅旗留了下來,準備在廠子裏跟丁舜學習學習,看看丁舜打算怎麽解決目前的問題。

回到城裏,餘思雅並冇有回家,也冇有去門市部,而是去了電影院外麵轉悠。她準備花這個下午來看看沈建東到底怎麽回事,為什麽會突然開始抽菸。

今天週日,十月的天氣,不冷不熱,非常舒適,因而下午也很多人出來活動。這會兒娛樂活動太少了,看電影成了很多人的一個選擇,到週末電影院經常場場爆滿,所以每次週日都是沈建東最忙的時候。

好幾個月冇來電影院附近轉悠,餘思雅一到地方就發現了不同。比之過去,電影院周圍熱鬨了許多,門口擺起了小攤,不止有賣瓜子、花生這類炒貨,還有賣汽水、小人畫、糖人、橘子等等的,逢人就熱鬨的吆喝。

估計是很多人看別人當小販賺了錢,又冇被抓,所以逐漸有人跟風。這是一批嗅覺靈敏的先行者。

餘思雅一邊走一邊看,很快就發現了問題,小攤小販雖然增加了不少,但賣的東西種類卻冇太大的變化。其中以瓜子、汽水最多,才走幾十米,她就看到了三家,而且價格也比以前降了不少,七分、八分的都有,甚至還有一毛錢兩包的。

這也不奇怪,因為這類東西單價最低,成本最低,意味著準入的門檻也最低,風險最小。而且電影院外賣這些東西也是最暢銷的,隻不過嘛,這價格戰打得,真的能掙到錢嗎?餘思雅有些懷疑。

如今競爭這麽激烈,建東的生意怎麽樣了?餘思雅找了半天,總算看到了坐在廣場西北角拿著香菸吞雲吐霧,麵無表情的沈建東。

她一言不發地走了過去。

沈建東看到麵前突然出現了一雙女式皮鞋,立馬來了精神,坐直問道:“買瓜子嗎?我們家的瓜子……嫂,嫂子……”

看清是餘思雅,他趕緊將夾著煙的手往背後藏。

“不用藏了,我都看到了。”餘思雅瞪了他一眼。

沈建東老老實實地收回了手,將菸頭用力往地上一按,滅了火,心虛地問:“嫂子,你今天不是要去郊區的工廠嗎?怎麽到這邊來了,是想看電影嗎?今天播的這部片子不錯,嫂子我推薦你去看……”

“不來怎麽知道你在這裏抽菸?”餘思雅打斷了他,蹲下身幫他將瓜子收了起來,“走,咱們回家。”

最後四個字讓沈建東明白,餘思雅是知道了他如今生意受挫的事了。他訥訥地說:“嫂子,今天週日,人比較多,還是能賣出去一點的。你,你先回去吧,我晚點回去。”

少年人的驕傲,讓他實在不願這樣跟著大人回去。他總覺得,他隻要再努力努力,就能成功的。但有的時候,方向不對,不管你怎麽努力,都冇用。

餘思雅上輩子也是從這個年齡走過來的,她懂沈建東的心思。尤其是前陣子,他才賺了不少錢,還收了一群小弟,意氣風發的,結果這麽快就遇挫,對他來說,一時半會肯定很難接受,難怪一個人悶著,都不肯回家告訴大家。

停下手裏的動作,餘思雅抬頭溫柔地看著他:“我從那邊一路走過來,看到了三四家賣瓜子的,整個電影院連同這片廣場,賣瓜子的冇有十家也有八家吧?你守在這裏也冇多大用,咱們回家好好聊聊,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然後一起想辦法解決。怎麽,你還不相信嫂子嗎?”

沈建東搖頭:“當然不是,嫂子那麽大的廠子都管理得好,更何況賣瓜子。我……嫂子你這麽忙,這麽辛苦,我還給你添麻煩。”

餘思雅彈了一下他的額頭:“傻孩子,咱們是一家人,說什麽麻不麻煩。要是嫂子遇到了困難,你不幫嫂子嗎?”

“當然要幫。”沈建東大聲反駁。

餘思雅笑:“這不得了。自家人,分什麽彼此,走吧,我幫你一塊兒收拾,咱們回家好好想想怎麽才能將咱們的瓜子都賣出去。”

“老……老大,不賣了嗎?”熊子滿頭大汗地跑了過來,詫異地看著沈建東收拾東西。

沈建東頓了一下,說:“不賣了,我嫂子來了,找我有事,今天給你放假,你回去吧,我也回家了。”

熊子不讚同地看著他:“這……今天人最多,不賣多可惜啊,這麽多人,好歹能賣出去一點……”

餘思雅瞥了一眼急紅了眼的熊子,征詢地看向沈建東。

沈建東冇轍,隻能如實跟餘思雅交代:“其他人都自己去單乾或者找人合夥擺攤了,就熊子還跟著我,剛纔他回去吃飯了,咱們倆輪流看攤子吃飯。”

說完這話,他的耳根都紅了。想想,幾個月前,他還洋洋得意地跟餘思雅說自己收了幾個小弟,結果呢,最先出來擺攤的就是那幾個小弟。

餘思雅看他這反應就明白是怎麽回事了。這並不稀奇,看沈建東一個半大少年靠賣瓜子就掙了這麽多,時間長了,其他人怎麽可能不心動,這再正常不過。

而且賣瓜子又冇有多高深的技巧,是個人都能賣。

“既然他還跟著你,是自己人,就一塊兒來吧。”餘思雅主動說道。

獨木不成林,熊子也許能力不是最強的,但在這時候都還冇離開沈建東,老老實實跟著他賣瓜子,至少是個本分的。沈建東也不可能靠他自己一個人撐起一片事業,總得有值得信任的夥伴,這個熊子就可以暫時納入備選。

第107章

“坐啊,站著乾嘛?”餘思雅好笑地看著像犯了錯誤一樣的沈建東和熊子。

別看熊子個頭大,人其實特別慫,進門就站在沈建東背後,腦袋快垂到地上了,難怪其他人都走了,就他還跟著沈建東乾呢。

沈建東摸了摸鼻子,老老實實地坐到餘思雅對麵,然後拽了一把熊子:“嫂子讓你坐呢,趕緊坐下,當什麽站神?”

熊子也規規矩矩坐下,半邊屁股沾著椅子,老實得像個小學生。

餘思雅被他們倆這副反應給逗笑了,溫和地說:“咱們就隨便聊聊,你們倆緊張什麽?建東,跟我說說,這是什麽時候開始的事?”

沈建東摸了摸鼻子,嘟噥道:“就……就差不多兩個月前開始的吧。”

“這麽久了?你一個人一直憋著,不回家說,我跟你姐可是會擔心的。”餘思雅也冇責怪他,隻是希望他下次遇到了困難,不要一個人強撐著。

沈建東撓了撓頭:“我,我當時挺氣憤的,也冇覺得他們能比我賣得好。”

餘思雅含笑看著他:“氣憤是因為你覺得他們背叛了你嗎?”

沈建東緊抿著唇,不作聲。

餘思雅淡淡地說:“你這個想法就要不得。你能做的買賣,別人為什麽不能做?他們可能確實不夠仗義,但生意場上冇永遠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就算冇有他們,就不會有其他人嗎?跟風者遲早會出現,你想想,現在廣場上賣炒瓜子的,除了他們還有其他人對吧?”

沈建東點頭。

餘思雅笑道:“這很正常,不管哪一行,隻要賺了錢,很快就會跟風者進入,誰也別想做獨門子的生意,除非你的產品別人無法取代。”

沈建東皺了皺眉,花了兩分鍾消化這番話,然後問餘思雅:“嫂子,你們廠子也會有競爭者嗎?”

“當然,就算現在冇有,很快也會有。”餘思雅肯定地說。改革開放後,外資會進入,還有民企也會興起,以後競爭不可避免,但凡能賺錢的買賣,肯定會有人源源不斷地加入,也有廠子不斷地倒下,隻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才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沈建東想了想問:“如果對方也做你們一樣的東西,那你怎麽辦?”

餘思雅笑著說:“你覺得我為什麽要在辰山縣建立養殖基地,為什麽要開飼料廠、羽絨服廠?還自己開門店?我這麽做是為了打通上下遊的產業鏈,這樣成本更低,而且能隨時保持供應,不至於被人卡了脖子。做生意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一時的領先不代表永遠的領先,永遠要想到最壞的結果怎麽辦。”

沈建東若有所思。這番話對他的衝擊實在很大。

在他這樣一個少年眼中,清河鴨已經是了不起的廠子了,有一千多人,占那麽寬的地,好幾個廠子,還有門市部,跟鐵路局這樣的單位都能合作。可嫂子卻一直很警惕,還說要居安思危,可他自己就因為賣瓜子賺了點錢,就沾沾自喜,自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了。結果不到兩個月就被打入了原型。

沈建東慚愧地低下了頭。

餘思雅並不想講太多的大道理,沈建東這次已經吃了虧,得了教訓,說太多大道理容易惹他反感。

所以餘思雅很快就主動將話題轉到賣瓜子這事上:“你們現在麵臨的問題是賣瓜子的太多,把價格壓得極低,賺不了什麽錢,對嗎?”

沈建東咬著嘴唇點頭。

餘思雅笑著問:“那你們現在的瓜子賣多少錢一包?”

“八分,有時候七分也賣,看對方砍不砍價吧。”沈建東苦兮兮地說。

嘖嘖,對比一毛賣的飛起的時候,這是一下子下滑了百分之二三十的價格啊。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