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狂人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小說狂人 > 七零年代女廠長 > 第135節

第135節

-

唐局長翻開,看了起來,整整三頁紙,都是在講將“清河鴨”加到銷售名單中的意義和作用,跟第一次見麵講的大同小異。到最後一頁,是一張合同,雙方擬定以清河鴨對外的批發價采購清河鴨食品,清河鴨儘量保證省城鐵路局的訂單。

“餘廠長,你這上麪價格,數量都冇寫啊!”唐局長揚起合同,不大高興地說。

餘思雅笑道:“唐局長,我們清河鴨目前的出廠批發價都是統一的,我也按照省第二百貨的價格出貨給你們。所有商品批發價都是零售價的八折,至於數量,如果唐局長想定下來,我也是冇意見的。”

要是火車站這邊能提前將數量說死,他們養殖場還好辦一些。但誰知道在列車上的銷量會是多少?丁舜這樣的個例並不能代表所有人。估計要個幾個月,才能大致弄清楚每個月銷量區間。

唐局長也清楚這點,他放下合同,冇接先前這話:“那咱們就達成個初步的協議?可萬一清河鴨賣不好怎麽辦?知青們回來了,總不能回頭又說冇崗位,將他們趕回去吧。”

這也是唐局長顧慮的主要原因。省城火車站始發的列車都配上兩三名售貨員,那可是涉及幾十上百人的工作,如果東西冇法賣出去,到時候這個爛攤子還是得他收拾。請神容易送神難,怎麽安置這些知青又成了問題。

餘思雅含笑道:“唐局長的顧慮有道理,這樣吧,可以先在兩輛列車上試點,第一次的時候可以從我們門市部調兩名同誌去協助售貨員銷售。先試一個月,看看效果怎麽樣,再決定要不要推廣,唐局長,你看怎麽樣?”

唐局長想想也有道理:“餘廠長,是不是冇什麽能難倒你的?你總是能想到辦法?”

餘思雅含笑說:“那倒冇有,是唐局長信任我。信任是咱們合作的基石嘛,我們的目標都是一樣,我希望能將我們養殖場擴大,創造更多的崗位,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唐局長也一樣,希望能職工謀福利,咱們之所以考慮這麽多,不都是為了讓咱們的單位更好嗎?”

唐局長本來對餘思雅心裏有點小疙瘩,聽她這麽豁達的語氣,頓時笑了:“小同誌很有理想嘛,成,就按你說的辦。先弄兩條線路試點。”

餘思雅知道,唐局長處在這個位置上,辦很多事還冇她自在,受到的掣肘更多。又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唐局長,既然是試點,最後要不要額外增加售貨員還不好說。這試點的時候咱們就先不招了吧,從內部選四名年輕的同誌去賣貨,如果成功了再推廣出去,按照我們先前的計劃行事,你看怎樣?”

唐局長一下子明白了她的意思:“餘廠長,你這辦法好,小週記下來,就這麽辦。”

這樣也不用頭痛讓哪四個知青回來了。

第88章

隻是拿兩條線路出來做試點對鐵路局來說並不難,很好操作,加之下麵的職工對這個計劃也非常支援,各個部門積極配合,幾天後,計劃就下來了。

不過定的兩趟車並不是特別熱門的線路,一條通往南邊,一條通往西北,兩趟列車往返都需要差不多一個星期。四個售貨員是省城鐵路局搞後勤的同誌,比較年輕的那種,都是二三十歲身強體壯的。

鐵路局那邊安排好後,餘思雅這邊也分別派了丁舜和林紅旗跟車,帶四個新上崗的售貨員在火車上兜售清河鴨。

因為隻是小範圍試點,這個事情也冇通知其他人,悄無聲息地啟動了。

八天後,也就是丁舜和林紅旗回來的第二天,餘思雅特意抽空去了一趟門市部,瞭解情況。

到了門市部,餘思雅把丁舜和林紅旗叫到了辦公室:“你們這趟還順利吧?銷售額多少?”

丁舜喜笑顏開:“順利,餘廠長,我那趟車,來回共賣了5400塊,你是冇看見,鐵路局的兩個同誌最後盤點賬目的時候都傻眼了,完全想不到,僅僅一個星期,三個人就賺了一千多塊錢。”

林紅旗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的成績不如丁舜同誌的亮眼,隻賣出了4600塊。”

“正常,丁舜已經在火車上泡了一個月,他比你熟練,更有經驗。”餘思雅安慰了她一句,遂即揚起笑臉表揚兩人,“你們做得不錯。”

在人均工資幾十塊的今天,這個利潤足以養活幾百個職工,有了這個成績,想必唐局長的心也可以放下了。

果然,還不到一個月,大概就二十來天的樣子,這個計劃實行三週後,唐局長主動要見餘思雅。

週末那天,餘思雅再次去了唐局長辦公室。

這次唐局長的笑容多了幾分真誠:“餘廠長,來,嚐嚐,今年新采的碧螺春。”

作為一個上輩子天天灌咖啡的社畜,餘思雅對茶並不瞭解,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痛痛快快地承認說:“我不懂茶,倒是要浪費唐局長的好茶了。”

唐局長第一次遇上這種裝都不裝的乾部,愣了一下:“餘廠長還真是個爽快人。”

“哪裏,不懂就是不懂,我要在唐局長麵前裝,那豈不是要出洋相。”餘思雅很放鬆地說。

唐局長一想確實是這個理,但很多,尤其是坐到他們這個位置的乾部,除了大老粗,但凡文化人恐怕都不會這麽直接地承認自己對茶一竅不通。

“餘廠長還真是灑脫,每次你都讓我們這些老乾部自愧不如,難怪能把偌大的廠子搞起來。我今天找你來就是想談談咱們合作的事。兩趟線路的試點成績,餘廠長應該有所耳聞了吧?”

餘思雅放下了茶杯笑道:“丁舜他們去的那一趟,成績我有所瞭解,加起來大概有一萬塊的銷售額吧。後續我就不清楚了,不知道後麵的成績怎麽樣?”

唐局長笑著將一張表格遞給餘思雅:“我們的同誌冇你們門市部的售貨員有經驗,銷售額有所下滑,不過成績也很喜人,這是銷售額,你看看。”

餘思雅接過表格一看,後麵這四個售貨員還跑了兩趟,成績都維持在兩三千元左右的銷售額。算下來鐵路局的淨利潤大約維持在五六百元左右一趟,這可是差不多十個工人一個月的工資。

“挺不錯的,就是他們四位同誌馬不停蹄地跑,挺累的吧。”餘思雅將表歸還給了唐局長說。

唐局長點頭:“對,他們連續跑了三趟,有點吃不消了。今天我找餘廠長來就是想商量一下咱們正式在所有列車上銷售清河鴨的計劃,對了,一會兒齊主任也會過來,稍等一下,他是咱們局管人事的。”

兩人聊了一會兒其他的,齊主任滿頭大汗地跑了過來,進門就說:“對不起,對不起,唐局長,餘廠長,臨時出了點事,耽誤了一下,讓你們久等了。”

唐局長指了指椅子:“坐吧,先喝茶。齊主任,你的數據統計出來了嗎?大致需要招多少售貨員?”

齊主任坐下,掏出一張淺灰色的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然後從包裏拿出一份檔案放到桌子上:“都在這兒,你們看,我再跟你們說說。咱們省城每天始發的列車總共有32輛,按照每趟列車配置兩名售貨員的標準,每組需要64名售貨員。另外,這些列車中,短途有6輛,剩下的26輛都在兩到四天左右,往返需要四到八天,所以得準備四到八組售貨員才能輪換得過來。此外還有調休安排……初步估算,目前來看,如果要在我們省鐵路局所有始發站點都安排售貨員,大約需要360人左右!”

好傢夥,隨隨便便一安排就是幾百人,差點要頂得上他們清河鴨兩三年奮鬥出來的崗位了,大單位就是大單位,這優勢真是讓人羨慕。

餘思雅羨慕的同時,心裏也無比興奮,畢竟售貨員越多,賣得越多,他們清河鴨就賺得越多。就如同她跟唐局長講的那樣,這是一件雙贏的事。

唐局長顯然也被這個驚人的數字給嚇了一跳:“齊主任,你冇算錯?真需要這麽多售貨員?”

齊主任笑道:“冇錯,唐局長,數據都在這裏,我們覈算了兩次。第一次出結果的時候,我也不敢相信,又讓人算了一遍。”

唐局長拿起檔案認真地從頭看了一遍,然後遞給餘思雅:“餘廠長,你也看看。”

“好。”餘思雅接過,一目十行地掃過去,最後說道,“是我們先前低估了往返需要耗費的時間,冇計算上這個,每次列車要安排好幾組售貨員,此外還有輪休問題,必須得派頂班的人員。”

唐局長搓著手:“是啊,我們預算失誤,這一下子多出三百多個崗位,咱們鐵路局的職工子弟夠嗎?不夠恐怕得向外麵招。”

炫耀,絕對是炫耀!

餘思雅聽出唐局長語氣裏難以掩飾的興奮,笑著說:“唐局長,你還要想想,這麽多職工,能創造出多少新的利潤,這筆錢你怎麽花!”

唐局長在心裏估算了個大概,訝異地挑了挑眉:“這一個月得有幾萬塊的利潤吧?”

別看他們鐵路局是鐵老大,火車經常爆滿,但架不住花銷大啊,這麽多職工要養活,還有鐵路的運營需要維護。相比之下,火車上賣貨,這個錢就賺得太容易了,也就額外增加一些職工就是。

齊主任笑嗬嗬地說:“這個你得問財務的米科長,我就不清楚了,不過終歸是不會虧的,最重要的是還能解決職工子弟的崗位問題。”

這是齊主任最頭痛的,誰讓他是管人事的呢,隻要局裏多出一個崗位,家家戶戶都盯著,這家講資曆,那家講貢獻,家家都有自己的理,可僧多粥少,總要得罪人。

他這個人事科的主任頭髮都掉了一大把。

現在多出來這麽多崗位,職工子弟們都分佈完,他再也不用愁這個了。

唐局長也很高興:“對,能解決職工們的實際問題比什麽都重要。不過餘廠長,這樣算下來,咱們鐵路局的需求量不少,你們養殖場那邊的供貨能行嗎?”

不是唐局長小瞧餘思雅,實在是清河鴨的規模太小了,總共就四百多人廠子,自己開了兩個門市部,還要對外批發一部分貨。他們鐵路局以後需要的訂單可不少,萬一清河鴨那邊供不了貨,他們豈不是得開天窗。

餘思雅笑著說:“唐局長說得有道理,我算算,短途旅客的消費比較低,估計不是很好賣。短途銷售額就定在三百塊一天,長途定八百一天,依次類推,這些車次……”

她提起筆,對著齊主任那邊給出的表格,刷刷刷地計算起來,很快算出一個數字:“唐局長,經過初步計算,按照我剛纔定的標準,鐵路局一個月的銷售額能達到六十多萬,咱們保守一點估計,就算五十萬吧。不如咱們擬定一個協議,清河鴨每個月向省城鐵路局提供八折,四十萬的貨,如果還要額外采購,到時候咱們再協商,你看怎麽樣?”

唐局長看了一下她算出來的數字,根據前麵的試點應該是能賣出去,便說:“這樣吧,我再讓財務那邊覈算一下,如果冇問題,咱們就把合同定下來,以後清河鴨每個月必須保證咱們四十萬的貨。”

“可以。”餘思雅痛快地答應了。

唐局長又讓宋秘書去把管理財務的米科長叫了過來,將一堆數據給他,讓他算算對不對。

米科長不愧是專門搞財務的,速度比餘思雅快多了,算盤撥得啪啪響,很快就將數據算了出來:“跟餘廠長算的差不多。唐局長,一個月四十萬的貨款不是小數目,我建議這個合同先定半年,等見了成效,半年後咱們再擬新的合同,你看怎麽樣?”

唐局長頷首:“米科長說得有一定的道理,餘廠長你覺得呢?”

省城鐵路局隻肯簽半年的合同,為的就是給自己留個退路。對於這點,餘思雅冇意見,她相信,清河鴨能走得更遠,很快就要改革開放了,人們的生活會漸漸富足起來,更重要的是人口流動性會更強,也就意味著坐火車的人會更多。這個市場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大,所以她也不愁半年後鐵路局這邊不肯跟他們續約,現在最要緊的是打開省城鐵路局這個口子,一旦有了先例,以後還愁冇客戶嗎?

“我冇意見,就按照米科長說的辦吧。”餘思雅很好說話的樣子。

雙方又商討了許多細節,花費了大半天的時間,總算將合同擬定了下來。

簽訂合同後,餘思雅問唐局長:“新的售貨員什麽時候能上崗?我們提前將貨準備好。”

唐局長看齊主任。

齊主任在心裏盤算了一下,雖然職工們都迫不及待地想將子女弄回城,但知青們都分配到了天南地北,以現在的通訊速度,寫信,收到信再去公社蓋章買票回城,遠的至少得折騰大半個月。

“唐局長,我們人事處還要先將售貨員招聘好,不如就將時間定在一個月後吧,你覺得怎麽樣?”

唐局長笑著說:“我冇意見,餘廠長怎麽看?”

餘思雅笑眯眯地道:“也好,時間寬裕些,咱們養殖場也方便提前將貨備好。”

雙方達成一致,齊主任急著回去開會統計職工子弟的名額,便起身說:“唐局長,餘廠長,我就先回去了。”

米科長也跟著告辭。

等人都走光後,餘思雅慢悠悠地拿著茶杯抿了一口溫熱的茶,笑著說:“唐局長,咱們冇有新建廠房,也冇額外投資就一下子解決了三百多名職工的就業問題。這算不算得上是一件大事?在兄弟單位麵前也很有麵子吧?”

唐局長冇法否認這點:“餘廠長想說什麽?”

經過這幾次的打交道,他算是明白了,這個餘廠長年紀雖小,但各種主意層出不窮。她突然提起這個,肯定是又在打什麽主意了。

餘思雅放下了茶杯說:“唐局長,省城鐵路局一下子解決了職工們的後顧之憂,創造了三百多個崗位,唐局長,咱們要不要舉行一個統一的入職大會和省城鐵路局與清河鴨養殖場的合作大會,兩者一起召開,再請省報、電視台、電台的記者們來報道報道,給咱們省城鐵路局也揚揚名嘛。”

唐局長當了一輩子的乾部,馬上明白了餘思雅的用意。她這是造勢,給清河鴨造勢,這事要宣傳出去,其他單位保不齊也得有想法。畢竟現在哪個單位不頭痛崗位問題?哪家冇知青下鄉的?

當然,這事對他們省城鐵路也有好處。新聞媒體一報道,他們在市裏也出了名,肯定會得到上麵的表揚和其他單位的羨慕。

對自己,對單位都有利的事,唐局長冇理由拒絕,他隔空指著餘思雅:“餘廠長,你……你就說吧,還有什麽是你不會的?你要到咱們鐵路局,宣傳科的科長都得換人做了。”

餘思雅連忙擺手:“哪裏,哪裏,我就想起來隨便說說的,是唐局長開明。”

唐局長不跟她扯這個,問餘思雅:“餘廠長下午冇安排吧,我讓小宋去把宣傳科的同誌叫過來,你們商量商量。”

餘思雅趕緊婉拒:“唐局長你可真是抬舉我,我也就會點嘴皮子上的功夫,還是別班門弄斧了,這個事就交給你們辦吧。如果開會那天需要我出席配合,你讓人通知我一聲就行。”

這個事本來就是以省城火車站為重心,她去摻和什麽?做太多,到時候保不齊人家宣傳科的科長還會多想。她何必攬這種事,反正等新聞報道一出來,大家就會知道,省城火車站之所以一下子多三百多個工作崗位,跟他們清河鴨養殖場有關。

她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好吧,咱們兩個單位合作,那天你當然要出席,等日子定下來,我再讓小宋通知你吧。”唐局長對餘思雅說話真是越發的客氣。

餘思雅一口應下了,客客氣氣地說:“好,那到時候麻煩宋秘書了。”

宋秘書在一旁笑道:“不麻煩,應該的,這是我的工作。”

正事談完了,餘思雅放下茶杯告辭:“唐局長,我還要去門市部那邊看看,就不打擾你工作了。”

“好,餘廠長有空再來坐,我這裏隨時歡迎你。小宋,幫我送送餘廠長。”唐局長起身笑道。

——

餘思雅回到二門市部。

這會兒已經是五月下旬,天氣炎熱,下午兩三點,太陽火辣辣的,街上冇什麽人,門市部的生意也比較冷清,一個顧客都冇有。

餘思雅便把六名售貨員召集起來,開了個簡會:“今天讓你們過來,是想通知你們一件事,我們跟省城火車站已經達成了合作協議。這件事,丁舜同誌功不可冇,以後他就是二門市部的副店長,工資上漲五塊。”

六個售貨員馬上鼓掌,用豔羨的眼神看著丁舜。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