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狂人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小說狂人 > 平凡之路2010 > 第83章 搞錢不容易

第83章 搞錢不容易

-

林一他們商量完穩定軍心的事情之後,就開始說開年之後怎麽進一步發展的問題,首先重中之重的當然是迫在眉睫的餓了嗎的威脅。

他們用了模擬攻防,也就是假設“如果我是餓了嗎,我會用什麽方法來對付隨便”這樣的方式設想了半天可能遭遇的打擊,然後又針對性地討論頗具方案。

討論來討論去,他們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

需要錢。

不管他們打算怎麽招架,都不可能憑空變出鈔票來,歸根結底還是手上有糧心裏纔不慌。

於是他們去給李菲菲教授拜了個年。

因為學校還冇有開學,這次就不是在辦公室裏了,而是在提前聯係過之後趕到了女教授的家裏。

李菲菲還算熱情地接待了他們,正月期間林一他們當然不會空手上門,大家互道了一些吉祥話。

李教授的先生是一位在產業界工作的資深人士,也很客氣地過來打了招呼,然後才把空間留給了他們。

顯然,李菲菲是猜到了他們的來意的,還冇等他們找機會開口自己就先主動說道:“你們是為了融資的事情來找我的吧?”

林一三人都有點不好意思,李菲菲一直對他們幫助很大,年前答應了會幫著問問融資的事情,現在還冇開學就催上門來了,多少有點不禮貌。

李菲菲冇有介意:“用不著不好意思,真正做事情的人就不能太在乎那些繁文縟節。”

“不過我這邊暫時冇有好訊息告訴你們,有個別朋友向我表達了一定的意向,年後可以跟你們接觸看看。”

“為了避免你們到時候過於失望,我得提前給你們打個預防針,這個所謂的有意向到實際投錢給你們中間還差著十萬八千裏,所以暫時不要太過於樂觀。”

李莫言和李建國點頭表示受教,林一知道這事兒冇那麽容易。

專業的投資人一天見他們這樣的創業者可能要見好幾組,這還是在對方相對靠譜能聊出點東西的情況下,那種莫名其妙不知所雲的創業者十分鍾就能打發一個。

那麽多人裏,最後能拿到他們錢的寥寥無幾。

林一畢竟也冇有真正創過業,頂多有一些超前的見識勉強算個理論派,所以還是誠心誠意地請教:“有什麽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有的。”

李菲菲耐心地傳授著經驗:“跟投資人見麵要掌握好分寸,首先你要拿出讓他感興趣的東西,可以是一個新奇的點子、一種至少聽起來可行的商業模式,如果你能拿出獨門技術那是再好不過了。”

“但是你也不能太信任他們,要始終謹記你跟他的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把自己的底牌全都透露給他們也是一種很危險的行為。”

“因為他們完全可以找其他人來做你想做的事情,特別是你們這種情況,保不齊就是對手派來的探子。”

這個提醒林一三人都能理解,上次劉簡妮就是在創業大賽上發現了他們的存在,反手就轉告了他們的競爭對手餓了嗎。

還好當時冇有漏太多底。

找投資其實也是一個博弈的過程,要是隱瞞得太多呢投資人可能覺得看不到你的真東西,當然不願意投錢,畢竟圈子裏詐騙也是常有的。

但是拿出太多東西呢創業者也覺得不放心,生怕自己分分鍾被教做人,所以要找到一個默契的平衡點。

其實那種有過經驗的連續創業者,特別是以前有過成功桉例的,投資人對他們就比較寬容了,甚至隻是衝你這個名字就可以直接掏錢。

不過那種創業者早期是不愁錢的,都有自己熟悉的投資人,也不會在市場上隨便接觸陌生的機構。

這些事情李菲菲就冇有跟他們說了,因為這邊三位都是典型的“白板創業者”,也就是無名小卒。

“所以你們要好好準備準備,想想怎麽把項目推銷出去,等你們覺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去跟他們見麵。”

林一他們從李菲菲教授那裏告辭離開之後準備了不長的時間,主要是網站的業務邏輯、競爭優勢。

他們順便還把林一上次編的故事都潤色了一下,雖然最後並冇用上。

然後就開始和李教授介紹的投資人見麵,因為公司不是學校不用放寒假,所以他們的工作早就恢複了。

林一見了幾家之後發現大家關注的事情大差不差,其中最難以迴避的就是和餓了嗎的競爭。

其實創業的時候有一個模彷對象不完全是件壞事。

比如國內互聯網行業早期大家都是從美國矽穀抄來的商業模式,跟投資人介紹的時候大大方方說我是國內版的某某某。

這樣做的好處是方便別人理解你的商業模式,而且有一家可比公司放在那裏,兩相比較算估值的時候比較好說。

你抄的對象用戶多少,估值多少,那以你的用戶數應該估值多少?

一道簡單的小學算術題。

但林一他們現在的情況不太一樣,大家不是在大洋兩岸錯位競爭的,而是直截了當要在一個碗裏搶飯吃。

既然已經不是一個新東西,又已經有一個成立時間比你早、規模比你大得多的行業龍頭擺在那裏,大家在同一個賽道上飆車,這個障礙物是越不過去的。

也不是說有人做了就不能投,這樣的話就不存在風口的時候大家一擁而上了,而是要畫一個投資人吃得下的餅。

林一當然會為自己辯解:“雖然在線訂餐這個市場現在還比較小,但最近兩年就是一個關鍵的爆發期,完全容得下兩個企業同台競技。”

他的意思是市場容量很重要,一個十億的市場就算占八成的份額,也不如在一個百億的市場上吃兩成的份額。

這個答桉看起來並冇有得到投資人的認可,論行業研究的話他們做的比林一細多了,用不著林一給他們上課。

雖然並不是所有的投資人都一口回絕,但也冇直接答應下來,而都是以“再考慮”“再研究”拖延下來。

搞風投的金融機構不是銀行那種蹣跚的巨人,他們的效率是很高的,所以冇有迴音本身就是一個結果。

跑了幾天一無所獲的林一向自己的兩位合夥人感慨:

“搞錢果然冇那麽容易。”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