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狂人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小說狂人 > 克斯瑪帝國 > 第一一九三章 真相?不,其實還有更多!

第一一九三章 真相?不,其實還有更多!

-

曆史是假的?

好吧,這很刺激,但並不算特彆的意外。

其實很多時候人們對於曆史的瞭解都是通過文字的記錄,書寫文字的人如果帶入了較為主觀的情緒,那麼曆史就會發生些許的偏差。

而且每個人眼中的曆史都是不一樣的,就像皇室毒死了親王,在保皇派的眼裡是親王玷汙了皇後,皇後貞烈過人,最後下毒毒死了親王。

可是在其他人眼裡,這就是一樁充滿了陰謀的謀殺,皇室的目的是要減除帝國內所有的親王和公爵,所以他們通過皇後來勾引親王並下毒。

不同的情緒,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場,寫出來的曆史都是不一樣的。

但是這次涉及到的曆史,並不是更加久遠的曆史,它就發生在三十年前。

在馬格斯的描述中,如果冇有聯邦的那場入侵戰爭,現在的帝國未必會成為現在的這個樣子。

當時的皇室已經開始腐朽,貴族們安於享樂,就算冇有外力的乾擾,內部積壓的矛盾一旦徹底爆發,也很有可能讓帝國分裂成為眾多的勢力。

不過,那場決定命運的戰爭始終是爆發了,爆發的原因在於帝國內的被征服族群人口基數過於龐大。

耀星帝國征服了瓜爾特王朝,征服了省雅王朝,在戰爭中消滅的隻是他們的士兵,對於普通民眾並冇有任何大規模的屠殺,這就讓耀星帝國內奧格丁人口數量隻占據了人口總數的大約百分之五十左右。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現象,一旦有人站出來引導瓜爾特人和省雅人抵抗帝國,不可避免的內戰絕對會爆發。

與此同時,一些複國組織正在偏遠地區積極活動,他們勸說瓜爾特人,省雅人加入相對應的複國組織,打著恢複國家的口號從事軍事活動。

帝國高層已經察覺到了這些問題以及麻煩,即使多次派出軍隊對這些組織進行圍剿,效果也非常的有限。

有些東西,例如思想,它就像是一個無形的思想上的種子,隨風傳播,一旦埋在人們的心裡,就再也無法阻止它的生根發芽。

族群之間的仇恨與敵視,階級之間的矛盾與分歧,一小撮野心家不斷的活動,最終牽動了整個帝國的局勢。

在人們不知道的地方,三名總督和一些貴族已經達成了秘密協議,他們打算將帝國南部地區的四個州從帝國的版圖上分割下來占為己有,成立一個更加符合社會底層戰敗族群所希望的,冇有壓迫和剝削的新國家。

內戰即將爆發,帝國的版圖也將被割裂,在高層秘議之後,聯邦開始入侵了。

誰都不可能想到相安無事一百多年,平時哪怕有些小摩擦也會很快結束的相鄰的兩個大國會突然間掀起戰端。

聯邦在冇有任何外交通告的情況下率先發動了戰爭,直接從南麵全麵入侵,為了達成目標,帝國切斷了南方和其他地區的通訊以及交通,直接讓聯邦軍隊把那些企圖叛亂的勢力掃蕩的一乾二淨。

不過他們算錯了一點,當聯邦發現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擊潰帝**之後,一種巨大的野心開始在聯邦人的內心中滋生。

既然帝國如此的虛弱,為什麼我們不繼續打下去?

也許要不了多久,聯邦就擁有統一整個大陸的機會與可能。

在這樣巨大利益的誘惑下,聯邦人率先違反和帝國之間的協議,繼續發動侵略戰爭。

而帝國內有人提出了正好藉助這樣的機會,解決掉目前帝國族群之間和階級之間的問題,於是一場特彆的戰爭打響了。

大量的瓜爾特人和省雅人被送上戰場,戰場也變成了一個絞肉機。

可以想想看,一週之前還在為填補飽肚子整天忙著找工作的普通人,隻是經過短短幾天的訓練就被丟上戰場,又怎麼可能是那些職業軍人的對手?

就算有一兩個具有天賦的人明白了戰爭該如何進行,但他們的數量也絕對無法影響到整個戰爭的戰局。

就如同王公大臣們所需要的那樣,大批的被征服族群在戰爭中死傷殆儘,帝國人口總數幾乎快要減少了三分之一,當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瓜爾特人和省雅人,隻有少數奧格丁人。

當皇室和王宮大臣們認為火候差不多的時候,調動了帝國真正的近衛軍團和薔薇軍團,在奧迪斯市附近設下了埋伏圈,等著已經陷入狂熱失去理智的聯邦先鋒軍團一頭紮進去。

在人們所知道的曆史和真相中,聯邦軍隊之所以最終戰敗了,原因是帝國稀爛的交通讓他們的後勤跟不上先鋒軍團的推進速度。

這其實隻是其中一個因素,不是全部,過於深入並不會直接影響到戰爭在短時間裡分出勝負。

真正的原因是帝國皇室騎士團繞過了戰線,從側線威脅到了聯邦之腹地的安全,當時聯邦主力儘出,想著要以舉國之力一口氣乾翻帝國,內地空虛,隻有幾個剛剛成立的新軍團。

在多重的考量之下,最終大家走到了談判席上,結束了這場戰爭。

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問題並冇有解決,帝**方表現出的弱雞讓更多的貴族看到了機會。

他們以皇室無法繼續保證帝國以及所有貴族的利益為藉口,打算髮動一場戰爭來顛覆整個皇室。

在這個世界裡,皇室在很長時間裡扮演的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統治者,他們不過是貴族中最強最大的一個家族,人們對於皇室並冇有一種來自信仰,來自文化,來自傳承上的畏懼。

蠢蠢欲動的北方貴族勾結了雪原上的野蠻人,聚集了大量軍隊準備南下奪取權力,如果他們真的引發了這場內戰,很有可能還在撤軍過程中的聯邦會再次悍然的發動侵略戰爭。

加上社會上的矛盾雖然減少了一些,可另外一些問題又爆發出來,以奧格丁人為主要群體的社會民眾認為皇室和貴族的無能已經造成了帝國榮耀的隕落。

連一直被他們看不起的聯邦人都能差點打到帝都,現在的皇室和貴族已經爛透了,如果在讓這些人來掌控帝國,掌控所有人的命運,他們很有可能會成為聯邦人的奴隸。

一些野心家也站了起來,以消除昏庸無能的貴族和皇室,讓民眾們掌握自己的命運為口號,想要發動起義。

於是以馬格斯為首的貴族集團想出了一個非常合理又有效的方法,在幾名重要的參與者一致的同意下執行這個計劃,而聖女殿下則儘可能的為他們拖延時間,在北方和叛亂者對峙。

他快速的站出來推翻了皇室的統治,逼迫皇室交出了代表權力的權杖,然後建立了新的統治並吸納了大量來自平民階級的精英進入新黨,組建了新黨內閣。

在他麵對全國性質的演講《做自己的主人》中,痛斥帝國腐朽的製度,以及貴族對民眾的壓迫,並且在無數人的呼喊中宣佈從那天起將永遠的廢除貴族製度。

那段時間裡滿大街都是類似的標語和口號,“做自己的主人”以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的口號就像是病毒一樣席捲了整個帝國。

消滅貴族體製,消滅階級,讓每個人都能夠幸福,如同故事裡所描述的世界已經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更重要的是馬格斯宣佈將會采用選舉製度來產生帝國實際意義上的統治者。

而選舉權,將交給所有帝國公民,當他們認為統治者不合適的時候就可以換一個統治者,這種可怕的選舉製度連很多野心家都被震驚了。

這一巨大的改變立刻消弭了社會中絕大多數問題,平息了一場由下而上的動亂,同時因為皇室退出政治的曆史舞台,作為北方大貴族的馬格斯成為了內閣首相,以及選舉製度等多種原因考量。

北方叛亂貴族覺得他們何嘗冇有機會也能坐一坐那個位置,而且現在繼續開戰的話,就不是和皇室之間的戰爭,是和另外一批大貴族之間的戰爭。

貴族們或許不畏懼和皇室之間的戰爭,但是他們不願意和其他貴族開戰,大家彼此都知根知底,一旦捲起戰火,可能打個十幾年都打不出個勝負來。

一場戰爭解決了眾多的問題,馬格斯作為新時代的代表也成為了帝國內連任時間最常的首相,閣長。

人們知道的永遠都隻是這個世界的一小部分,就好比現在這個帝國中,真正能夠做主的人不是隻有一個,而是有好幾個。

其中甚至還有皇室的人蔘與其中,作為解決可能會涉及到皇室被顛覆以及亡國的危機時,皇室願意在不發動兵戈的情況下讓出權力,那麼在新的權力結構中,也必然會有皇室的參與。

隻是這三十年來,原本可以說是權力主導者之一的皇室,逐漸排名靠後,馬格斯反而一躍而上,成為了真正的主導者。

畢竟,他代表了一個新時代,也消除了亡國的可能,冇有人比他更合適做這個位置。

“現在,我打算讓你加入這個真正的核心的權力遊戲中,當然你也不需要著急,你還有一些事情要做!”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